神奇生物在哪里|长江白鲟灭绝,敲响了什么样的警钟?

华声在线7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田甜 见习记者 曾冠霖 实习生 郑婷介)7月21日,有着“中国淡水鱼之王”之称的长江白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宣布灭绝。长江白鲟作为长江特有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是距今1.5亿年前的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少数远古鱼类之一。其体型巨大,长2至3米、体重200至300公斤,性凶猛、健游,在水中几乎没有天敌。

可惜,它们败给了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及过度捕捞。自2003年见过最后一面后,白鲟再也没有在人们的视野中出现。这一次,我们将镜头对准了水中的它们,找寻它与湖南之缘;除了长江白鲟,还有不少鱼类也处在岌岌可危之中,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e451863aeba460967a1bbb8d80d03e56ecdc1535.jpg

苦寻44年,等来灭绝的消息

7月27日,为了找寻关于长江白鲟与湖南之缘,记者来到了湖南师范大学,见到了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系教授邓学建。

“已经下了定论,再也不可能找到长江白鲟了。”邓学建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随后,他拿起一张标本的照片,讲述了他与长江白鲟之间的故事。

1978年夏天,刚从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的他,第一次见到了长江白鲟,不过那是一具泡在福尔马林之中的标本。彼时,跟随老师做动物标本研究的他,在众多的瓶瓶罐罐中,一眼就相中了浸泡着长江白鲟标本的瓶子。

“即使只是标本,亲眼所见也是很震撼的。”邓学建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得知了这只长江白鲟的故事。原本生活在长江流域的长江白鲟,在湖南的洞庭湖也曾有过分布,实验室的标本就是上世纪50年代在洞庭湖捕鱼的渔民所发现,因为长相奇特且性格凶猛,渔民们很是惧怕,便联系上了老师当时所在的生物研究团队。

“一开始老师们也没有把白鲟认出来,以为是什么新的物种,便做成标本,后来才知道是长江白鲟。”这段故事让邓学建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洞庭湖再次亲眼见到长江白鲟。“可惜这么多年过去,我没能找寻到,等来的却是灭绝的消息。”言至于此,邓学建眼中噙满了泪水。

“长江白鲟又叫‘象鱼’,它的鱼鳃特别大,就像大象的耳朵在后面耷拉着。”邓学建说,“白鲟数量少,鱼肉品质好。除了尾部全身没有鳞片,少刺又没有腥味,在古时候就是贡品。”

邓学建觉得,长江白鲟的灭绝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长江白鲟是洄游产卵,在幼年时期会顺流而下到长江中下游育肥,等到成年后逆流而上,回到出生地金沙江一带产卵。但一些水利工程的修建切断了洄游渠道;其次,长江中下游沿岸化工企业密集,航运、采砂、排污等活动,导致水质污染,破坏了湖泊和邻近河道中水生动物的栖息地;最后,人类的过度捕捞也对其生存造成了一定影响。

加强保护,让悲剧不再重演

“不止长江白鲟,鲥鱼、鯮鱼、巨魾等鱼类目前的境况都不容乐观。比如说鯮鱼,1998年那时候,我上初中还能看到菜市场有卖,但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致力于研究和保护淡水鱼多年的鱼类爱好者陈旻表示,我们现在必须行动起来,去保护其他濒危的鱼类,避免重蹈长江白鲟的覆辙。“鱼也像人一样,需要‘过马路’,这条‘马路’就是鱼道。如果修建水利设施时没有预留鱼道,洄游的鱼儿就不能回到上游产卵繁殖。”陈旻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目前我国鱼道的修建技术并不完善,如果能突破这一技术上的难关,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工程建设运行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同时,近海捕捞控制与生境修复等行动,为长江及近海水生物保护和恢复创造条件,对水生动物的保护至关重要。

近些年来,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十年禁渔”重在逐步恢复长江渔业资源,只有通过科学人工增殖、河道生态修复、珍稀濒危物种迁地保护等综合性措施,方能使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逐渐得到整体性修复。

“十年禁渔是长江史上最大规模的修生养息,相信在不久之后,我们就能看到成果,希望越来越多的鱼类摘掉濒临灭绝的帽子。”对于陈旻而言,这些鱼儿不仅是珍贵的保护动物,更像是朋友,“这是一场赛跑,只有快速行动起来,跑得够快才能赢。”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