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匹配度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观 点

  在当前的特殊背景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关键是要更加高效统筹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使经济增长稳定在合理区间,并不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从长远来看,则要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使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更好匹配与互动。

  使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既事关民生,也事关发展。今年以来,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一直较高,这其中有毕业生人数创新高、新冠疫情多点散发、国际环境变化等原因,也与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结构发生的重要变化密切相关,特别是毕业生专业结构、性别结构、类型结构和预期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存在偏差。因此,长远来看,要从根本上缓解毕业生就业难,必须从供需两端发力,使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更好匹配与互动。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底层原因

  理工农医专业毕业生占比大幅下降,但需求量仍较高。高校毕业生既有总量问题,也有就业结构问题。按照学科分类,我国高校的专业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理科类和文科类,前者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自然科学,后者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外语)、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但从劳动力市场来看,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特别是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以及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及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需要大量理工农医类毕业生,比如根据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等编制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电力装备、新材料等十大重点领域的人才需求,到2025年缺口近3000万人。但伴随着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及相关支持政策的滞后,高校理工农医类专业学生占比不断下降,其中本科生理工农医类专业占比从1998年的67.13%下降到2020年的47.92%,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相应地,文科生占比大幅上升。这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就是理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较高,而文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则连续多年靠后。

  高等教育出现了性别差距逆转,女性占比超过男性,但就业较为困难。长期以来,女性处于不利教育地位,上学机会和上学人数都不如男性。我国高度重视教育的性别平等,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女性更好上学。2007年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中女生比例首次超过男生,达到52.59%,出现了所谓的“教育性别差距逆转”。到2020年,本科生女性占比为53.7%,硕士研究生中女性占比为52.5%,也就是说,高校毕业生中超过一半是女性。但由于下面两个原因,女性高校毕业生就业比男性更加困难。一是生育容易造成女性“职场中断”,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普遍存在;二是女大学生中文科生占比较高,理工科比例较低。

  地方高校和民办高校是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培养者,但培养的人才与当地产业发展契合度不高。我国高等教育举办者可分为部属高校、地方高校和民办高校三类。高校扩招以来,在本科层次上,部属高校招生人数占比从1998年的45%左右下降到10%左右,地方高校占比从55%左右上升到75%左右,民办高校则从无到有,现在已占到15%左右。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地方高校和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仍具有明显的精英教育倾向,比较强调学术性,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培养方式、师资配备等方面,与部属高校同构同质,与当地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不够高。但我国经济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的求人倍率长期超过1.5。同时,一些地方高校和民办高校,办学资源特别是高水平师资不够充分,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有一定差距。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趋势不一致。根据就业保护的水平,我国劳动力市场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特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就业保护水平指数显示,我国正规部门的就业保护水平指数2013年~2014年达到3.31,比很多发达国家高,而非正规部门的就业保护水平指数仅为1.88,比很多发达国家低。因此,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就业保护强的工作岗位,近几年疫情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加剧了这种倾向。但由于市场化改革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进步的影响,我国正规部门就业岗位占比不断减少,非正规部门就业岗位占比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已有2亿灵活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员比例的42%,是稳扩就业的重要力量。

  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好就业的对策建议

  在当前的特殊背景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关键是要更加高效统筹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使经济增长稳定在合理区间,并不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从长远来看,则要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使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更好匹配与互动。

  增强高等教育对于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要优化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特别是要与保持制造业占比基本稳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维持理工科专业毕业生占比稳定,甚至有所提升。为此,要加强理工科专业人才供给的顶层设计,制定《高质量发展阶段理工农医专业发展规划》,提高财政对理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拨款系数,激励高校扩大理工科专业招生规模;优化人才激励环境,增强学生报考和学习理工科专业的内在动力;采取激励措施,提高女性在理工科专业学生中的比例;加强“新文科”建设。同时,要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引导地方院校和民办院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探索建立应用型本科评价标准,突出培养与地方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使毕业生更好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增强劳动力市场的灵活稳定性。劳动力市场灵活稳定性作为一种政策性战略,旨在促进劳动力市场和雇佣双方关系的灵活化,同时提高就业和收入的稳定性。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不断得到体现,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断增强。特别是近年来,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等已成为稳扩就业的重要力量,可以预见,受科技进步和要素配置市场化的影响,将来还有更大发展空间。要从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大背景出发,平衡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和稳定性,适当增强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的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提高就业质量,更好发挥其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作用。

  消除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女性毕业生已占高校毕业生的半壁江山,可以说,女性毕业生就业稳,高校毕业生就业就稳。现在对女性的就业歧视还时常发生,对此,要及时纠正,努力消除,切实保障女性在就业创业、职业发展、技能培训、劳动报酬、职业健康与安全等方面的权益,为因生育中断就业的女性提供再就业培训公共服务。同时,也要防止另一种倾向,即为保障女性权益,鼓励女性生育,推出一系列激励政策,但大部分成本由企业承担。企业成本抬高后,接纳育龄和产龄女性入职的意愿就会降低,无形中提升了女性就业门槛。因此,要在个人、企业、社会、政府之间找到平衡点,既把个人生育意愿激发出来,又使企业成本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为此,政府政策要发挥更大作用,为企业、个人、家庭提供更多支持。

  动态优化毕业生就业预期。就业是劳动力供需双方相互搜寻的结果,研究表明,求职者设定的就业预期会显著影响工作搜寻的结果。高校毕业生求稳的就业心态可以理解,但要与时俱进,动态优化,因为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弹性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正规部门就业占比不断降低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高校和社会要教育引导毕业生调整就业观念和预期,拓宽择业半径,减少在大城市中“消极就业”的现象。特别是要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拓展就业空间,鼓励引导毕业生了解以前不太被重视的地区、基层、行业以及正在出现的新兴领域,发现更多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并将个人价值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实现理性就业。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赖德胜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