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怒怼网友 海清《我本是高山》怎么了?

3c18224e4665469c8c9c49de65b841f7.jpg

搜狐娱乐专稿 (哈麦/文)继王宝强的《八角笼中》之后,又有一部电影《我本是高山》取材自真人真事,聚焦偏远山区孩子们的教育。

这部电影也想走《八角笼中》那种口碑传播路线,提前一周开启超前点映。不过,没《八角笼中》那么走运,它刚开始点映就遭遇了争议。

要戏剧逻辑还是生活逻辑?

争议的起点是有网友质疑电影“拜男踩女”,把现实里酗酒家暴的父亲改成了酗酒家暴的母亲,留下奉献的是男老师,闹事、离开的是女老师,胡歌演的亡夫角色成了精神支柱。

编剧对这种搞性别对立的评论很气愤,怒怼网友,称所有指责分裂分化女性的人才是真正污名化张老师的坏人。

舆论发酵后,被称为“六公主”的中国电影报道下场发声,在点出编剧回应失态的同时,认为有人在恶意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给这部片子泼脏水。

先不辨谁对谁错,就电影内容来看这些争议,是网友过分挑刺?还是编剧、导演做的不够好?

把现实里酗酒家暴的父亲改成酗酒家暴的母亲其实不难理解,后续的剧情是,张桂梅家访的时候拯救了这位母亲,把她带到了学校食堂打工,成为有用的人。编剧的解释是“是不是给了她尊严!是不是救了三代女性!”

而网友疑惑的是这样改的逻辑是什么?偏远山村里有几个酗酒家暴的母亲?

这是一部女性题材电影,讲的是一位女校长通过教育救大山里的女孩,按照戏剧逻辑,女性拯救女性,救三代女性,更符合电影的主题。

但网友揪的是生活逻辑,既然是现实题材电影,又有现实故事摆在那儿,为什么要改成这么一个小众的母亲形象?

还有大山里的女孩子们刚来学校不好好学习,跑去城里玩,就有人质疑,按现实里的情况,她们有钱玩吗?这同样是生活逻辑和戏剧逻辑的冲突,编剧写这样的戏,是为了体现女孩子们之后的转变,为她们改变态度发愤图强考上大学做铺垫。

另外,电影里有一对年轻教师,他们是热恋中的情侣,女老师受不了张校长的各种严苛规矩选择了离开,男老师留了下来,这些对比在剧作上也是戏剧冲突的需要,说明张桂梅并非完美,有人喜欢她,同样也有人讨厌她。

重“小我”还是重“大我”?

另一个最大的争议点是胡歌饰演的丈夫形象,他多次以闪回的方式出现在张桂梅的记忆里,非常温情,非常美好,像是她坚持不下去时的精神支柱。

电影还通过一段戏强化了这种情感。

一个曾从华坪女高走出去又回来教书的年轻女老师有次和张桂梅发生争执,说她当初把精力全放在学生身上,是因为想逃避失去丈夫的痛苦。张桂梅后来承认了,跟她说:“对,我是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下去。”

这会给有些观众一种感受,张桂梅坚持办学并非完全无私,她是在救人,也是在找自己的精神寄托。而她曾经说过,撑着她的是信仰。

《我本是高山》讲的是张桂梅投入自己的所有建免费女高的故事,电影把她做这件的动机讲清楚,让观众信服和共情,就变得尤为重要。

如此舍身的投入教育,亲人离世、丈夫离世,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创作团队在张桂梅内心情感的挖掘上下了不少功夫,突出她不仅仅是一个时代楷模,还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个体,她有她的坚强,也有她的脆弱。

张桂梅自己也说过,那时候自己从天上一直掉到地上,拼老命的在那儿哭,无法面对亲人一个一个没有,已经没有勇气面对了。

除此之外,也许是为了避免主旋律化,电影对她更宏大的信仰,对她的内在精神力量着墨并不多,这让熟悉她真实事迹的观众感到了失衡。

张桂梅17岁从黑龙江去云南支援边疆,先后经历了父母双亡,丈夫离世,那时候她万念俱灰,接近崩溃,甚至有不想活的时候。

处理完丈夫的后事,她去了华坪县中心中学,申请带四个初三毕业班,将所有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本以为这样能让自己忘记痛苦,没想到,一次医院检查,又让她的心情跌入谷底,她的腹部长了一个大肿瘤。

这段“想活了又活不成了”的生死选择让她知道,自己应该活着,而且要活的有价值。

这期间还有对张桂梅影响很大的一件事。出院没多久,她参加了一次华坪县妇联代表大会,开会当天妇女们自发为她捐款,几块几角的都有,有一个女人,只有5块钱,是回家的路费,但是她说不要紧,反正十多公里自己能走回去,捐了出来,那个场面让张桂梅永生难忘。

张桂梅觉得自己没有给这个县做贡献,倒给县城带来这么大的麻烦,愧对这片大山,更坚定了她要为这块土地做事的信念。

2001年,张桂梅接手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一职,通过掌握孩子们的家庭状态,她发现每一个孤儿背后都有一个悲剧性的母亲。那几年,作为老师的她也和自己的学生越走越近,利用寒暑假时间,挨个走访学生的家,那些大山深处的贫困和悲剧让她特别痛心,她决定建一所全免费的女中,不让女孩子们因为读不起书辍学,进入一代一代的恶性循环。

所以很难简单地说她能做出这么伟大的事是为什么,从她的经历来看,这其中既有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善良和报恩心,也有一种超越世俗的奉献精神和信念感。而她的丈夫,更像是她的精神安慰剂,在她累了的时候,想想他就会有一种慰藉和温暖。

跟其他传统的主旋律电影相比,《我不是高山》在这方面做的比较足,体现了张桂梅也有儿女情长的一面。但突出小我而淡化大我,却又让另一些观众不满足。

坏人在搞事还是编剧破防了?

这部电影,海清是主演,也是核心攒局者。

她的关联公司瑞丽市谦海文化传媒是电影备案方和第一大出品方。瑞丽市谦海文化传媒成立于2020年,最初的实控人是黄怡(海清本名),黄怡持股95%,张扬持股5%。后来,黄怡退出,变成张扬持股95%,刘爱萍持股5%。

拍电影前,海清拜访过张桂梅,张桂梅热情接待她,跟她讲了很多她的故事,海清问能不能把她的故事搬上银幕,张桂梅答应了。

“我说我能拍您的故事吗?她特别谦虚,她说我的故事有什么好拍的,拍出来有人看吗?我说苍天呀,怎么会没有人看呢!我想把您的故事拍好。她说那行我交给你。”

电影的总制片人是吴天明导演的女儿吴妍妍,第一编剧是曾写过《你是我的春天》《明天会好的》《后来的我们》《滚蛋吧!肿瘤君》的袁媛,导演是拍过《1921》的郑大圣和拍过《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的杨瑾。

剧本准备了两年。

海清说,主创们把张校长几乎所有的故事,几乎所有的采访,几乎所有的生平全都看过了,她的要求是人物“不刻板,不单一,还要有深度”。作为演员,她希望在拍摄过程中能成为张桂梅,而不是扮演她。

能看出来,主创们为这部电影花了不少心思,付出了很多,还没正式上映就被扣上“男味”的帽子搞性别对立,难免让人气愤,怀疑有坏人在搞事。

但同时,关于电影内容的讨论,主创们也应该尊重不同观众的不同感受。

关于张桂梅校长,有海量的素材放在那里,创作团队也得到了她的充分信任,能面对面访谈,最终拍成什么样,是创作者的选择和本事,满不满意,是观众的权利。

从中外影史看,拍传记电影,免不了要面对质疑。况且,这是一部为在世的人立传的电影。

来源:搜狐娱乐